《三国志》成书后好评如潮,为何后世却褒贬不一?
《三国志》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了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二十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三十卷《魏书》、十五卷《蜀书》、二十卷《吴书》。
应头条君的要求,为了方便朋友,宝燕将整本书的目录复制如下,以方便阅读和查找。
《三国志》全书目录
魏书(30册)
体积
目录
话题
卷内文字(括号内文字为附录)
第1 卷
魏淑仪
武吉帝
曹操
第2 卷
魏淑儿
文帝实录
曹丕
第三卷
魏树三
明帝实录
曹锐
第4 卷
魏树思
三位年轻皇帝
曹芳、曹茂、曹欢
第5卷
魏书武
妃子传奇
卞武宣皇后(卞皇后、高贵乡公、卞皇后、陈留王)、文昭贞皇后、郭文德皇后、明卯卯皇后、郭明远皇后
第6卷
魏书六
东二院刘川
董卓(李傕、郭汜)、袁绍(袁谭、袁熙、袁尚之子)、袁术、刘表(刘启、刘琮之子)
第7卷
魏淑琪
吕布、张邈、臧宏川
吕布、张邈(陈登)、臧宏
第8卷
魏树霸
二公孙陶四传
公孙瓒、陶谦、张扬、公孙度(子公孙公、孙子公孙渊)、张彦、张绣、张鲁
第9卷
魏书久
夏诸侯曹传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之弟)、曹洪、曹休(曹昭之子)、曹真(曹爽之子、曹熙、曹训、大臣何彦)、夏侯尚(夏侯玄之子)
第10卷
魏树实
荀彧与荀攸贾诩传
荀彧、荀攸、贾诩
第11卷
味数11
元张良王丙官传
袁欢(其弟袁霸)、张范、梁茂、国元、田丑、王修、丙元、关宁(王烈、张震、胡昭)
第12卷
魏书十二
崔茂旭和行宝司马传
崔琰、毛玠、徐毅、何魁、邢勇、包训、司马植(司马齐之子)
第十三卷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
钟遥、华欣、王朗
第14卷
味数14
程国栋刘江刘川
程宇(孙成孝)、郭嘉、董昭、刘野、姜吉、刘芳、孙子
第15卷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刘辅(刘靖之子)、司马郎、梁熙、张继、文惠、贾逵
第16卷
魏书十六
任素渡与正仓传记
任峻、苏泽、杜吉(子独树)、郑魂、苍慈
第17卷
卫数17
张乐张旭传
张辽、乐进(子乐惠)、于禁、张郃、徐晃(朱令)
第18卷
味数18
二李藏文卢旭典二庞彦川
李典、李通、臧霸、孙观、文聘、卢谦、许褚、典韦、庞德、庞乔、严文
第19卷
魏书十九
任城陈孝王传
任城王曹彰(曹恺之子)、陈嗣王曹植、萧怀王曹熊
第20卷
味数20
武王文氏传
丰民王曹昂、项商王曹硕、邓艾王曹冲、彭城王曹举、燕王曹郁、沛母王曹霖、中山恭王曹衮、济阳怀王曹宣、陈留公王曹俊、范阳民王曹举、赵王曹迁、临邑商王曹尚、楚王曹标、冈商王曹钦、谷城商王曹诚、夷狄公曹政、凌尚太子曹靖、范安公曹俊、光宗尚子曹吉、东平陵王曹惠、乐陵王曹茂、杂乃王曹协、北海哀王曹睿、东吴阳怀王曹俭、东海定王曹霖、元城哀王曹厉、邯郸怀王曹雍、清河哀王曹公、广平哀王曹炎
第21卷
味数21
王薇尔刘福川
王灿(徐谦、陈琳、阮玉、阮籍、英俊、刘震、嵇康)、吴植、魏奇、刘淼、刘劭、福谷
第22卷
魏树二十二
陈欢儿徐伟陆川
焕杰、陈群(陈泰之子)、陈角(陈本之子)、徐轩、魏震、陆羽
第23卷
魏书二十三
何昌阳杜赵培传
何霞、常林、杨军、杜曦、赵岩、裴谦
第24卷
魏书二十四
汉王崔高孙传
韩吉、崔琳、高柔、孙俪、王冠
第25卷
魏叔二十五
辛皮阳府高堂长传
辛皮、杨富、高堂龙
第26卷
魏书二十六
满天千国传
满冲、田宇、赵谦、郭槐
第27卷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
徐淼、胡志、王畅、王吉
第28卷
魏书二十八
王冠秋诸葛邓钟传
王令、冠丘俭、诸葛诞(文钦、唐子)、邓艾、钟慧
第29卷
魏书二十九
方继专
华佗、杜奎、朱建平、周旋、关仁
第30卷
魏树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
乌丸、鲜卑、扶余、高句丽、东吾州、夷楼、彝族、汉族、佤族
蜀蜀(十五卷)
体积
目录
话题
卷内文字(括号内文字为附录)
第31卷
蜀1号
刘尔木传记
刘岩、刘章
第32卷
蜀蜀II
第一主的传记
刘备
第33卷
蜀蜀三
后期主要传记
刘禅
第34卷
蜀蜀IV
二妃传
先任甘皇后、先任穆皇后、后任晋爱皇后、后任张皇后、先任刘永君、先任刘礼君(子刘姬)、后任太子刘玄君
第35卷
蜀蜀五人
诸葛亮传记
诸葛亮(养子诸葛乔、儿子诸葛瞻、大臣董觉)
第三十六卷
蜀蜀六
关章妈黄兆传
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第三十七卷
蜀蜀七
庞同发真实故事
庞统(儿子庞洪,弟弟庞林),法正
第三十八卷
蜀蜀八
须弥孙坚弈钦传记
徐靖(孙子徐由)、糜竺(弟弟糜芳)、孙谦、简勇、易吉、秦糜
第三十九卷
蜀蜀九
东六马晨东陆川
董鹤、刘巴、马良(马苏弟)、陈真、董云(陈志)、陆毅
第40卷
蜀蜀十
刘鹏廖李刘伟杨川
刘峰、彭毅、廖力、李岩、柳岩、魏延、杨毅
第41卷
蜀蜀十一
火王传给张扬
霍峻(儿子霍毅)、王炼、向浪(侄子向冲)、张仪、杨红、费石
第42卷
《蜀书·十二经》
杜舟杜旭孟来尹力俏雀传
杜伟、周群、杜琼、徐慈、孟光、赖敏、尹默、李专、乔周、阙正
第43卷
《蜀书十三》
黄莉鹿妈王张传
黄泉、李辉、卢凯、马忠、王平、张毅
第44卷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蒋维传
蒋琬(蒋宾之子、大臣刘敏)、费祎、蒋维
第45卷
蜀蜀十五
邓章宗杨传
邓智、张译、宗宇、杨曦
武术(二十卷)
体积
目录
话题
卷内文字(括号内文字为附录)
第46卷
吴淑仪
孙破鲁讨论反面故事
孙坚、孙策
第47卷
吴淑儿
颛武个人简介
孙权
第48卷
吴树三
第三继承人主要传记
孙亮、孙修、孙浩
第49卷
吴树思
谢太师刺史刘繇传
刘繇(刘基之子)、太史慈、石燮(石惠之子)
第50卷
吴书武
后妃传
吴孙破鲁夫人(吴敬兄)、谢吴庄轩夫人、吴庄旭夫人、吴庄布夫人、吴庄王夫人、吴庄王夫人、吴庄王潘夫人、孙良全夫人、吴庄王夫人。孙秀珠、孙何吉及孙浩腾夫人
第51卷
吴书六
家族传记
孙静(子孙于)、孙娇、孙欢(孙孙易)、孙碧(子孙林)、孙福、孙毅(子孙松)、孙旷、孙绍(子孙凯)、孙欢
第52卷
吴树奇
张谷诸葛布传记
张昭(侄子张奋,儿子张成、张绣)、顾雍(儿子顾绍,孙子顾谈、顾城)、诸葛瑾(儿子诸葛荣)、步质(儿子步邪、步禅)
第53卷
吴树霸
张彦成看学传
张宏(孙张尚)、严震(好友裴轩)、程兵、阚泽、薛总(儿子薛英)
第54卷
吴书久
周瑜、鲁肃、吕蒙传
周瑜(侄子周峻,子周询、周殷)、鲁肃(子鲁叔)、吕蒙
卷五十五
吴树石
程黄汉江周陈东甘岭徐盼定传记
程普、黄盖、韩当(韩宗之子)、蒋钦(蒋毅之子)、周泰(周绍之子)、陈武(陈修之子,弟陈彪)、董熙、甘宁、令佟(紫凌烈、凌峰)、徐升、潘章、丁峰
卷五十六
武术11
朱植、朱然、陆帆、朱恒简历
朱植、朱然、陆番、朱浣
卷五十七
武术十二
玉律掌洛律五朱传
于凡、陆吉、张文(纪言)、罗童、陆浩(子路西)、吴灿、朱炬
第58卷
武术十三
鲁迅传记
鲁迅(子鲁康)
卷五十九
武术十四
吴公五子传
孙登(子孙英、陈谢敬)、孙禄、孙赫、孙霸(子孙吉、孙翊)、孙奋
第六十卷
武术十五
何泉、陆舟、钟离传
何琪、全聪、鲁岱、周莉、钟离木
第六十一卷
武术十六
潘军和鲁凯的简历
潘军、卢凯(卢隐兄弟)
第六十二卷
武术十七
《拾遗胡总传》
石毅、胡总
第六十三卷
武术十八
吴凡刘盾赵大川
吴凡、刘盾、赵达
第六十四卷
武术十九
诸葛腾二孙濮阳传
诸葛恪(诸葛绰、诸葛嵩、诸葛健之子)、滕胤、孙峻、孙伟、濮阳兴
第六十五卷
武术20
王楼和卫华简历
王帆、楼旋、何少、魏瑶、华河
叙述(已遗失)
《三国志》作者介绍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西晋史学家。
作者陈寿自幼好学,对历史感兴趣。对《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师从同县学者谯周,蜀汉时任馆阁史官。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们都愿意服从。陈寿不肯臣服黄皓,屡遭废黜。
入晋后,历任文学家、史学家、监察御史等职。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陈寿48岁时开始写作《三国志》。
《三国志》 建成后好评如潮,但也有一些噪音。原因如下:
首先,陈寿索米清凉的作品中被认为有私货。
唐代房玄龄等人奉命书写《晋书·陈寿传》。他们在承认陈寿“善叙述,有历史才华”的同时,认为陈寿因个人恩怨而将私人物品列入《三国志》。
这就是说,陈寿向丁乙、丁蛟的儿子要了数千石斛米,所以在为他们的父辈写传记时,会说好话。既然不给,陈寿也就不会为丁乙、丁教写传记。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手下参军的士兵。由于马谡失了街亭,被斩首,陈寿的父亲也受到牵连,被判处死刑。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即位后并没有重用陈寿,于是陈寿立了诸葛亮的皇位。得知后,他鄙视他,认为诸葛亮没有对付敌人的军事能力。言下之意,诸葛亮北伐屡屡失败,都是因为能力不足。
这件事情的真相很难说清楚,但有历史学家相信这是真的,这影响了《三国志》的声誉。
其次,在正统之争中,陈寿被认为是站错了一边。
今天对三国的认识常常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被认为是正统,曹操是坏人。
事实上,这种倾向在正史中也存在。除了西晋的陈寿外,东晋的《三国志》史学家对描述三国历史的著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与《汉晋春秋》以曹魏为正统形成明显对比。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选边站队的问题。从以刘备为正统的西池集团来看,陈寿《三国志》的立场有问题,已经误入歧途。因此,自然会有人批评《三国志》。
其三,曲壁的由来,是认为为尊者守禁忌的方法,是为了保护篡位者的缺点。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以简洁的方式记录历史。诚然,陈寿对曹魏和司马氏有很多保护和赞美的话。为此,他一直受到历代史学家的批评。
陈寿是西晋人,头上挂着司马氏的腰带。想要保住自己的头脑,想要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到全世界,就必须保护司马家族。想要保护司马氏,就必须先保护曹魏,因为魏晋是一脉相承的。
不得不说,歪写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依然是史书的一大缺憾。所有历史书都是如此,但《三国志》的这个缺点是无法否认的,受到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三国志》内容简介及后世评价
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魏、吴的史书已经有了,如王审正本《三国志》,御草私写本《魏书》,魏昭正本010-
《三国志》注者介绍
。 30000。这三本书是陈寿所依据的基础材料。
由于蜀汉没有史官地位,官方史料缺失,他们自己收集,只得到十五卷。
经过十年的努力,陈寿终于完成了传记历史巨著《魏略》。
《吴书》在三本书中首次流行:《三国志》、《三国志》和《魏书》。
为了避免南北朝时曹魏的《蜀书》与北魏的《吴书》混淆,北宋于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编成了这部书。
《魏书》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特别的,因为它太简短了,没有记录诸侯、官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录经济、地理、官员的“表” 、礼乐、律历等。”,这不符合《魏书》、《三国志》等制定的一般正史标准。
《史记》称为有志气,但实际上没有志向。魏志有纪、传、书,而吴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大臣。晋继魏,征服天下,故《汉书》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分别为曹操、曹丕、曹睿写了武帝、文帝、明帝的年谱,而《三国志》则记载了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孙权只称吴朱传、孙。梁、孙休、孙浩为三嗣,皆只有传,无纪。
从篇幅来看,《三国志》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蜀书》约占三分之一,《魏书》只占六分之一左右。这可能与历史资料的多寡有关。
在陈寿写《吴书》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历史著作,陈寿可以参考。但蜀汉时期没有史学家,只有陈寿在蜀为官时收集的史料。蜀汉史料的缺乏也是《蜀书》篇幅较短的客观原因。陈寿并没有什么意图。
《三国志》 作者认真考证史实,根据精心挑选的材料,精心挑选。这虽然赋予了《蜀书》书写简单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关键人物历史记录不足的缺点。
任何历史书都会有缺点,而《三国志》的评价褒贬不一。
正面评价有:
一是杰出的文学才华
《三国志》虽然整体文采稍逊,但也有精彩的描写。例如,关于赤壁之战,陈寿在《三国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蜀书·先主传》、《吴书·吴主传》等多部传记中都放置了相关史料,并重点突出了赤壁之战。克里夫通过他们各自的重点描述。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尤其是吴蜀君臣的对话,十分生动。
二是有良好的历史记录
陈寿能够在叙述中隐讳而不失真实,扬善而不隐弊,确实是好历史的体现。陈寿生活在一个政治关系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纠缠的时代。陈寿用曲折的方式反映历史现实,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以魏、蜀、吴三国为基础着书立说,忠实地记载了三国的情况,表明三国是独立的,互不从属的,并有相同的状态。就记录事件的方法而言,《吴书·周瑜传》和《吴书·鲁肃传》也是年份的年表和事件的纬度。它们和现在的时代一模一样,但不叫时代。陈寿对此事的处理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足见他的高明和独创性。
三、认真审核材料
《先主传》 仔细审查材料。裴松之《吴主传》记载了有关汉魏交替的奏疏、诏书多达20篇。陈寿将这件《三国志》年的重大事件写在了一篇173字的诏书中。关于孙策之死,抛弃《三国志注》等书籍中的荒唐传说,只记得孙策是刺杀徐贡的人,甚至受重伤而死。这些都体现了他认真审视历史事实、对历史负责、慎重选择的态度。
四、文字要简洁、干净
《三国志·文帝纪》 文字简洁。常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生动的人物。《搜神记》 记得曹操和刘备讨论英雄。当曹操说:“今日天下英雄,唯汝使者与曹耳”。当初徒弟寥寥无几时,“先师正在吃饭,却丢了匕首筷子”的记录,让刘备阴暗的心情跃然纸上。
《三国志》 记载的曹操听说刘备占领荆州时的心情“方写一本书,放在地上”,形象地凸显了刘备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和当时的情况。
书中描写名人的风华、谋士的谋略、将军的威武。大多写得简洁,但生动、传神。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人所称颂。它们还为我们当前的历史研究提供信息。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
另外,陈寿对书中的人物也表现出了兴趣。他说曹操是超凡英雄,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雄,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才。东和、刘巴为县令。其中,何洽、常林为美人,徐邈、胡志为官,王参、秦糜为才子,关羽、张飞、程普、黄盖为虎臣,陈轸、董云、薛宗张辽、乐进都是良将。
可见陈寿对人物的评价并不以选边站队为标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关于《先主传》的负面评论也不少,如下:
第一,剧情过于简单
《周瑜鲁肃吕蒙传》 一般来说,记载比较简单,可能与史料量有关。他研究的《三国志》属于当时的近代史。很多事情都是他亲身经历、亲耳所闻、亲眼所见,都是比较真实的。据说他有条件收集史料。但由于时间近,很多史料尚未公开;同时,由于冤屈尚未消除,还存在一定的主观色彩,难以给予公正的赞扬和批评,这也给材料的选取和历史的修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国志》年间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非常简略,主要是因为蜀汉史料相当缺乏。比如关羽、张飞、赵云是蜀汉开国元勋,但《三国志》只有1200多字;《蜀书》只有800多字;《蜀书·关羽传》只有400多字。
二、曲笔保护
陈寿被后人诟病的另一个缺点是,书中曲折频繁,常有辩解。在编史时,他保护了曹操、司马懿等实力派人物。
《蜀书·张飞传》中最严重的转折是高贵乡公被杀。根据《蜀书·赵云传》、《三国志》和《汉晋春秋》、《魏氏春秋》,是高贵乡公曹茂与司马昭之间的冲突。010-3 0000对这就像《赋却如》,但记载了郭太后和司马昭等人列举曹毛“罪行”的单方面言论。陈寿不仅涉及许多当权统治者的记载,而且还被许多传记所忌讳。
但无论怎么说,《世语》仍然受到后人的推崇。相信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仅陈寿的《魏末传》就可以与《三国志》、《三国志》等相媲美。
因此,其他三国史也相继湮没无闻,流传至今的仅有《三国志》本,足以说明问题。
豹眼评语
《史记》 该书成书后,后世注释者众多,其中以南朝裴松的注释最为著名。
裴松之(372—451),字士奇,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东晋时期,裴松之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入宋后,任中书侍郎。
宋文帝命陈寿对陈寿所著的《汉书》记》进行补充注释。
陈寿《三国志》约35万至6万字,裴松之注释有32万余字。裴珠引述的魏晋著作多达210篇,但就保存古代史料而言,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过,裴珠现身之后,也引来不少评论,有赞誉,也有批评。说到这里,豹眼不再啰嗦。
010-1010 《三国志》 刚推出时,就受到了很多好评,好评如潮。
东晋时期,奚赤钊从正统角度反对陈寿写魏为正统,并在其著作《三国志》中坚持蜀汉为正统。
正统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但从学术角度来看,对《三国志》的批评仍然缺失。
南宋裴宋疑案《三国志》写得简略,这样的意见以前从未见过。
从这一点来看,简洁在晋人眼里不是问题,但如果记载非常详细,那就还是个问题了。
南朝裴嵩之认为这是一个缺点,自然想了解更多的史料。
这提醒我们,应该从时代学术风气变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待任何历史问题。
注:图片及部分史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并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多图],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
2024-08-04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多图],阴阳师4月22日更新的内容有哪些?版本更新
2024-08-04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多图],202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
2024-08-04